支原体是无细胞壁的简单细菌,被视为最小的自我复制生物体。由于支原体极小(通常小于1微米),在达到极高密度并导致细胞培养物变质之前很难发现;在此之前,通常没有明显的感染迹象。
检测支原体污染
一些生长缓慢的支原体可以在培养物中持续存在而不会导致细胞死亡,但它们会改变培养物中宿主细胞的行为和代谢。 慢性支原体感染可能表现为悬浮培养物中细胞增殖率下降、饱和密度降低和凝集现象;然而,检测支原体污染的唯一可靠方法是通过荧光染色(如 Hoechst 33258)、ELISA、PCR、免疫染色、放射自显影或微生物学检测定期检测培养物。 |
![]() |
图2.4: 无支原体的培养细胞(图 A)和支原体感染细胞(图 B 和 C)的显微照片。使用 MycoFluor™ 支原体检测试剂盒,根据试剂盒实验方案对培养物进行了检测。在固定细胞中,MycoFluor™ 试剂进入细胞核,细胞核被试剂强烈染色,但不存在荧光核外物质,表明培养物中不存在支原体污染(图 A)。在受支原体感染的固定细胞中,MycoFluor™ 试剂可以染色细胞核和支原体,但细胞核强烈的相对荧光会掩盖细胞核上或附近的支原体。但是,远离明亮细胞核的支原体清晰可见(图 B)。在活细胞中,MycoFluor™ 试剂无法进入细胞核,但很容易染色细胞外的支原体(图 C)。采用 365 nm 激发波长和配备 450 ± 30 nm 带通滤光片的 100/1.3 Plan Neoflaur (Zeiss) 物镜获得了这些图像。 |